6月18日下午,由成年人电影
承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487讲暨心理学前沿学术论坛在西区教育楼413会议室举行。论坛邀请到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、加拿大国家一级讲席研究员、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教授、中国海外杰青获得者李康院士作题为“情感人工智能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”的学术报告。论坛由成年人电影
副院长尹军教授主持。

李康院士是国际知名的发展神经科学家,长期运用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研究儿童心理与脑发育机制。在《Developmental Science》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》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近400篇,被引超过3万次,H指数93,入选全球Top 2%高被引科学家;拥有美国专利11项、中国专利1项,曾获加拿大总督创新奖,并担任多家权威期刊编委。尹军教授在致辞中表示,李院士深厚的跨学科背景与前沿研究成果,为学院师生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。
报告伊始,李康院士回顾了情感人工智能(Affective AI)的诞生与发展,指出情感识别、情感生成和情绪调节技术正迅速渗透教育、健康、服务等领域,为“人与智能系统的情感断层”提供解决方案。随后,他以多年研究数据为例,详细阐释心理学理论如何反哺情感AI算法:儿童谎言识别、表情加工及同伴互动等实验范式不仅揭示了情感发展的心理机制,也为多模态情感建模提供了可验证的理论框架。
在展示情感AI反向赋能心理学研究时,李院士分享了多项最新成果:一是利用面部微表情与语音信号实时捕捉学生情绪波动,助力课堂精准教学;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教具,可在幼儿注意力涣散时自动推送互动内容;三是面向心理健康服务的在线认知-情绪训练平台,通过个性化干预提升用户情绪调节能力。上述案例引发了在场师生强烈共鸣。
面向未来合作,李院士以大型语言模型 Cursor、Claude 为例,提出“数据共享-模型共建-伦理共治”三位一体的跨学科协同模式,强调心理学家与AI研究人员应在可解释性、安全性和社会责任方面形成合力,以推动情感人工智能迈向更高层次的人本关怀。
在互动环节,围绕情感AI的伦理边界、数据隐私与教育场景落地等热点问题,师生展开热烈讨论。李康院士悉心解答,并鼓励青年学者以全球视野关注“AI+心理学”,在跨学科交叉中寻找科研突破口。
论坛最后,尹军教授代表学院向李康院士表示诚挚感谢。他指出,本场报告内容丰富、思想深刻,为学院进一步推进“心理学+人工智能”融合研究提供了新方向,也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注入新动力。
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,标志着成年人电影
在情感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交叉领域的学术交流迈上新台阶,为师生了解国际前沿、拓宽科研视野搭建高水平平台。
